高考前最后十天各科“临阵磨枪”的诀窍
本报讯距高考只剩下10天了,在这10天里,考生如何做好最后的备考?昨天,本报记者就此采访了师大附中几位名师。
语文:热身新题型积累素材
昨天,师大附中语文教研组副组长、高三语文备课组组长、中学高级教师林增琛就语文科最后10天的复习提出建议。
林增琛认为,首先要熟悉“考纲”。对“考试说明”中规定要考的每个知识点都必须要明确。如六种病句的类型,常见的八种修辞方法,常见的18个文言虚词以及古诗文、现代文阅读、写作等各有哪些具体要求,都要清楚明了。
他强调,根据考纲稳中有变的要求,应注意三个变化:一是题型的变化,二是结构的变化,三是分值的变化。他说,去年我省即开始了语、数、英三科的自主命题,但整个试卷的结构与以往高考的结构是一样的。而今年根据考纲,在试卷结构上将完全放开,选择的空间将更大,可能的趋势是把更多的分值集中在语言表述中,将体现学生的语文素养能力。如作文,考纲中其发展等级分由历年的10分提高到20分,即使还是话题作文也会出现新的变化。
因此,林增琛建议,在最后几天里,要树立起信心,相信平时的学习与积累一定有相应的回报。同时能热身两套试卷,做一些比较新的题型。在作文方面思考三类话题:一是热点话题;二是社会普遍存在的问题,如人与自然、环保、下岗、物价;三是思辩话题,如市质检作文《缝隙的疏与密》。材料准备可以从名著中取,也可从当前热点中取材。如连宋访问大陆,2008年北京奥运会,美军虐俘,萨达姆照片事件等等。大家可以有意识地准备几个话题的材料,弄清楚其中的细节,作为素材库使用。